为什么白枇杷更甜,红白枇杷营养有差异吗
编辑:新一佳枇杷苗 发布时间:2020-03-02
今天,我们就来继续长知识,
为什么白枇杷更甜,红白枇杷营养有差异吗
白枇杷甜蜜细腻的口感的确胜过红枇杷,那为什么白枇杷吃起来比较甜?
枇杷专家做过对比试验后发现,一颗白沙的糖总含量一般在10%,一颗红肉的糖总含量在7~8%。
我们再来看看,专家对白沙和红肉枇杷的糖分分析的情况。
枇杷中的糖分包含果糖、蔗糖和葡萄糖。
白枇杷中的果糖含量达到50%,蔗糖含量在10~15%,葡萄糖含量在35~40%;红肉枇杷里,果糖含量只有30%,蔗糖高的可以达到50%。(果糖有蜂蜜的风味,它的甜度是蔗糖的1.8倍;蔗糖的甜度,又是葡萄糖的0.5倍。)
不过从营养学的角度,专家很难比较白枇杷和红肉枇杷,哪个更有营养。
红肉枇杷的果肉颜色有点类似胡萝卜,它所含的类胡萝卜素要比白枇杷高;红肉枇杷口感相对白枇杷粗糙,但这也代表它所含的木质素、膳食纤维比白枇杷丰富。

摘枇杷、选枇杷,其实都有窍门
怎么挑枇杷,要注意以下四招:
1、在采摘和选购时,通常喜欢挑长得较丑的果子。同一棵枇杷树上,那些长着芝麻点的枇杷吃起来,通常会比那些卖相好的果子更甜。
从理论上讲,麻脸枇杷是开花结果较早的,它们在冬季因为冻害,表面会出现褐色的斑点和纹路。这种果子,其实是因为生长周期长,糖分和营养物质积累更多,所以更好吃。
2、枇杷的个头不是越大越好。一般单果重量在30~35克的枇杷风味最佳;超过40克的,风味偏淡。
3、不成熟的枇杷,果柄和果实连接处的果皮颜色是发青的。
4、以上挑枇杷的方法,仅适用于露地种植的枇杷,大棚或套袋种植的枇杷则要另当别论。
枇杷套袋和大棚种植,并不是为了防止虫害,而是为了防止冻害,造成来年枇杷减产和果子品相变差等问题。
实际上,枇杷一般不生病也不长虫,它的果子是绿色食品。大田里集中种植的枇杷树,在挂果前只会杀一次菌,果实整个生长周期是不需要使用农药的。
不过,枇杷的甜味,是来自叶片和果实共同的光合作用,套袋和大棚技术会阻碍果实进行光合作用,果皮颜色会偏淡,尤其是套袋后的红肉枇杷,外观看起来会像白枇杷。
另外,套袋也会影响果实糖分的积累,降低枇杷糖度,卖相好的套袋果,通常要比同地露地枇杷糖度低1~2度。
摘枇杷的窍门,不要用手碰果子表皮:
吃枇杷最好自己去地里摘,因为枇杷表面有一层绒毛,这是它的保鲜剂。
本地枇杷又基本是露地种植的,果农采摘和装篮都会碰伤果子表皮绒毛,这样的“体表保护膜”枇杷,放一两天就会氧化变色,开始变质,看起来表皮就黑了。
采摘枇杷,要注意不能用手去碰果子表皮,而是要折断枇杷穗,来摘果子。
摘下的果子要轻轻放入篮内,然后,尽量避免果子挤压破坏绒毛。
如果条件允许,最好在采摘时,就给每颗枇杷套上泡沫网罩,这样保护裹着绒毛的枇杷,可以在常温下放置7~10天。